李女士是天津國企高管,12月的一天,李女士到鄭州出差,在高鐵上出現(xiàn)頭暈、心慌、惡心等癥狀,她出了高鐵站直接到省中醫(yī)院推拿門診就診,推拿門診馬永勝副主任醫(yī)師坐診,給予詳細檢查、診斷為頸性眩暈,做了牽引、針灸、手法治療,患者癥狀很快緩解,在和患者交流中,患者解釋了為何一下高鐵就到河南省中醫(yī)院推拿門診就診的原因,患者一年前去廣西出差有過類似的癥狀,當時前往廣西一省級三甲綜合醫(yī)院就診,做了顱腦磁共振、胃鏡、心臟彩超、心電圖等多項檢查,并在門診給予對癥治療,癥狀未能緩解,她在當?shù)氐呐笥淹扑]她到廣西中醫(yī)藥大學中醫(yī)專家,經(jīng)過手法治療患者癥狀很快緩解,有了這次經(jīng)歷,患者知道了頸性眩暈,所以這次來河南的高鐵上出現(xiàn)相同癥狀,直接來河南省中醫(yī)院中醫(yī)特色診療中心推拿門診就診。
頸性眩暈是一個癥狀,是指由于某些病因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所致的一類中樞性眩暈,這些原因又以頸椎病最為常見,故在一般情況下,“頸性眩暈”多被用來指頸椎病所致的眩暈。臨床研究認為,由于頸椎病導致眩暈產(chǎn)生的機理有兩個:一是椎動脈受骨質增生、頸椎曲度改變、黃韌帶肥厚等的機械性壓迫,發(fā)生狹窄或閉塞,當椎動脈本身有病變的時候,如椎動脈先天性狹窄,椎動脈一側閉鎖,這種壓迫更易于發(fā)生;二是頸交感神經(jīng)受刺激,引起椎動脈痙攣。這兩種情況的發(fā)生都有一個先決條件,就是頭部運動后與頸的位置關系處于某一特定點,讓椎動脈受壓或讓交感神經(jīng)受到刺激。簡言之,眩暈發(fā)作與頭部位置明顯相關,稱為位置性眩暈。甚者有些頸椎病患者曾經(jīng)有過卒倒的病史,例如在行走中聽到背后有人呼喊,回頭一看時突然感覺下肢無力而倒地,倒地后頭部位置回復,癥狀消失,馬上就可以爬起來,整個過程患者神志清楚。概括而言,頸性眩暈以頭頸部位置性眩暈為特點,頭頸部轉動或側屈到特定位置時發(fā)作,位置回復后癥狀消失?;颊呓?jīng)2~3次發(fā)作后,對此有清醒的認識,非常警惕地回避這一特定的位置。但是,當椎動脈型頸椎病有椎動脈交感神經(jīng)叢的作用參與其中,或與交感型頸椎病混合發(fā)生時,眩暈癥狀可以變得不典型,異常復雜而難以鑒別。要請??漆t(yī)生診斷。
鍛煉,鍛煉方法的適合決定癥狀是加重還是緩解,我們推薦我門診改進八段錦第一式,兩手托天理三焦。
1、自然站立,兩足平開,與肩同寬,兩手自然放于身體兩側,雙目直視前方。含胸收腹,腰脊放送。
2、雙手自體側緩緩舉至頭頂,轉掌心向上,雙目隨雙手上移,同時頭部也隨著手的抬起向上仰望。手掌向上最高處交叉合并。
3、用力向上托舉,足跟亦隨雙手的托舉而起落。伴隨托舉呼氣一次。托舉6次。
4、雙手轉掌心朝下,沿體前緩緩按至小腹,還原。作用:升清氣,降濁氣,促進全身氣血循環(huán),改善各種慢性病癥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