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方法有哪些
瀏覽 - 次
病情描述:
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方法有哪些
劉愛軍主任醫(yī)師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(yī)院
擅長: 骨髓瘤、淀粉樣變性、漿細胞瘤、巨球蛋白血癥等漿細胞病、急慢性白血病、淋巴瘤、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、骨髓增殖性疾病、出血、凝血障礙疾病等血液系統(tǒng)疾病。
已幫助10633人
向TA提問有用 (50)
目前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的關鍵是恢復造血功能、止血和控制感染,如已確認或懷疑為某種藥物引起,就應立刻停用,并勸告不再應用。倘若可疑藥物早已停止,需詢問有無繼續(xù)接受其他可疑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藥物。
一、藥物治療
1、免疫抑制劑:抗胸腺細胞球蛋白(ATG)和抗淋巴細胞球蛋白(ALG),能夠抑制患者T淋巴細胞或非特異性自身免疫反應,是目前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主要藥物。環(huán)孢素A(CYA)選擇性作用于T淋巴細胞,可用于重型、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。
2、雄激素:為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首選藥物,常用丙酸睪酮肌肉注射或口服司坦唑醇、達那唑等。
3、造血生長因子:主要用于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,包括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(rhG-CSF)、粒-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(rhGM-GSF)、紅細胞生成激素(EPO)和白介素-3(IL-3)。一般在免疫抑制劑的同時或以后應用,有促進血象恢復的作用。
4、促凝血藥:促凝血藥(止血藥),如酚磺乙胺(止血敏)等。合并血漿纖溶酶活性增者可用抗纖溶藥,如氨基己酸(泌尿、生殖系統(tǒng)出血患者禁用),女性子宮出血可肌注丙酸睪酮。
5、護肝藥物: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常合并肝功能損害,應酌情選用護肝藥物,如復方甘草酸苷。
6、其他:可應用麥考酚嗎乙酯(MMF)、環(huán)磷酰胺、甲潑尼龍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。
二、手術治療
為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、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最佳方法,且能達到根治目的。移植后長期無病存活率可達60%~80%,但移植需盡早進行。
三、其他治療
輸血:為糾正貧血的主要支持療法,對于重癥或重度貧血(Hb<60g/L)伴明顯缺氧癥狀者,可考慮輸注濃縮紅細胞。若患者出血嚴重,出現(xiàn)內(nèi)臟出血(如消化道出血、顱內(nèi)出血等),可輸注同血型濃縮血小板、新鮮冷凍血漿(FFP)。
一、藥物治療
1、免疫抑制劑:抗胸腺細胞球蛋白(ATG)和抗淋巴細胞球蛋白(ALG),能夠抑制患者T淋巴細胞或非特異性自身免疫反應,是目前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主要藥物。環(huán)孢素A(CYA)選擇性作用于T淋巴細胞,可用于重型、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。
2、雄激素:為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首選藥物,常用丙酸睪酮肌肉注射或口服司坦唑醇、達那唑等。
3、造血生長因子:主要用于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,包括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(rhG-CSF)、粒-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(rhGM-GSF)、紅細胞生成激素(EPO)和白介素-3(IL-3)。一般在免疫抑制劑的同時或以后應用,有促進血象恢復的作用。
4、促凝血藥:促凝血藥(止血藥),如酚磺乙胺(止血敏)等。合并血漿纖溶酶活性增者可用抗纖溶藥,如氨基己酸(泌尿、生殖系統(tǒng)出血患者禁用),女性子宮出血可肌注丙酸睪酮。
5、護肝藥物: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常合并肝功能損害,應酌情選用護肝藥物,如復方甘草酸苷。
6、其他:可應用麥考酚嗎乙酯(MMF)、環(huán)磷酰胺、甲潑尼龍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。
二、手術治療
為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、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最佳方法,且能達到根治目的。移植后長期無病存活率可達60%~80%,但移植需盡早進行。
三、其他治療
輸血:為糾正貧血的主要支持療法,對于重癥或重度貧血(Hb<60g/L)伴明顯缺氧癥狀者,可考慮輸注濃縮紅細胞。若患者出血嚴重,出現(xiàn)內(nèi)臟出血(如消化道出血、顱內(nèi)出血等),可輸注同血型濃縮血小板、新鮮冷凍血漿(FFP)。
血液內(nèi)科醫(yī)生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