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聲明: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,為了保護患者隱私,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)
摘要:疝是指體內器官或組織的一部分離開正常的解剖位置,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點、缺損或孔隙進入到其他部位。正如本病例患者,運動后腹股溝區(qū)出包塊,彩超檢查提示為腹股溝疝,臨床以手術治療為主,手術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為斜疝,疝囊壁為少量小腸,亦屬于小腸疝氣,術后患者無腹痛,腹股溝包塊消失,切口愈合良好。
【基本信息】男、40歲
【疾病類型】腹股溝疝
【就診醫(yī)院】哈爾濱市第一醫(yī)院
【就診時間】2021年4月
【治療方案】腹腔鏡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
【治療周期】住院治療5天
【治療效果】患者無腹痛,腹股溝包塊消失,切口愈合良好
一、初次面診
患者的疾病源于運動后,自述1周前在健身房運動后,左側腹股溝區(qū)突然出現(xiàn)1枚小包塊,站立和咳嗽后,包塊明顯,觸摸質軟,按壓可回納,平躺可消失,平時不疼,就是走路多了會出現(xiàn)脹感。追問病史,患者于健身房曾進行跑步,舉重等運動,既往身體健康,無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,無手術及藥物過敏史。查體:患者左側腹股溝區(qū)站立時可見1枚約雞蛋黃大小的包塊,觸診質軟,按壓時患者咳嗽可見沖擊感,可觸及疝環(huán),內容物平躺可還納未見嵌頓?;颊甙Y狀符合腹股溝疝診斷,給予患者行腹股溝彩超檢查,結果回報:左側腹股溝疝。
二、治療經(jīng)過
溝通后患者同意入院行手術治療,遂以腹股溝疝收入。治療疝氣包括傳統(tǒng)開刀手術治療疝氣和腹腔鏡下疝修補術,二者均需置放補片,傳統(tǒng)開刀的疝氣刀口較大,一般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即可。而腹腔鏡疝修補的手術方式需要全麻的方式下進行,一般在腹部打小孔進行操作。雖然相比之下腹腔鏡的手術費用,要高于開腹的方式,但術后切口疼痛輕,術后恢復較快,住院時間較短。全身麻醉由于需要進入腹腔,雖然腹腔鏡的手術費用比開刀手術費用較高,但切口疼痛小,術后恢復較快。因此,患者決定選用微創(chuàng)的方式行腹腔鏡下疝無張力修補術,術中發(fā)現(xiàn)為斜疝,疝囊壁為少量小腸,屬于小腸疝氣,也屬滑動疝。
三、治療效果
給予患者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鏡下左側腹股溝斜疝無張力修補術,仔細游離疝囊避免損傷腸管并置入補片,患者手術較順利,安穩(wěn)返回病房?;颊咝g后腹股溝區(qū)包塊消失,且由于該手術為無菌手術,因此術后不需靜脈點滴抗炎藥物?;颊咝g后恢復順利,術后第1日便排氣,可進流食,術后第1日晚可以排便,患者共住院5日,飲食二便可,無發(fā)熱,切口愈合理想,血常規(guī)無異常,患者順利出院。
(出院時血常規(guī))
四、注意事項
很高興患者經(jīng)過治療癥狀得到了改善,但出院后生活習慣及飲食需注意以下幾點:
1、注意切口變化,如發(fā)紅、發(fā)腫、疼痛及時就診,患者需出院后2日于門診就診,進行切口換藥,觀察切口的變化?;颊咔锌?周內不可沾水,具體由愈合情況而定;
2、建議患者出院后可用疝氣帶輕壓迫腹股溝區(qū),1個月內盡量避免行房事,1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,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;
3、飲食需以清淡,易消化飲食為主,可增加豐富的膳食纖維攝入,以促進排便的正常,避免暴飲暴食、劇烈咳嗽、避免便秘等情況而導致腹內壓增大,可降低疝復發(fā)的風險。
五、醫(yī)生感悟
疝以腹外疝常見,其中以腹股溝疝最多,腹外疝的疝內容物以小腸最為多見,大網(wǎng)膜次之,此外盲腸、闌尾、結腸均可。小腸疝氣其實是疝內容物為小腸,結合該患者腹股溝疝疾病的治療方式包括兩種,一種是保守治療,應用疝氣帶壓迫,可緩解癥狀及延緩疾病的進程,但無實質治療作用。另一種是手術治療,對于成人疝的治療,手術是治療疝氣最有效的手段,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疝氣。疝的發(fā)病原因可以歸結為兩大類,一類是腹壁強度降低,另一類是腹腔內壓力增高而導致。常見的誘因劇烈咳嗽、便秘、突然搬重物、腹腔大量腹水等因素。該患者疝氣的形成,考慮先天性左側腹股溝管發(fā)育欠佳,加上患者健身房內舉重的因素,導致腹腔內壓力增高。